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外出旅游至一处闻名遐迩的建筑前,只需轻轻触碰眼镜边框上的触点,眼镜立刻识别并展示出这座建筑的历史变迁画面,甚至还包括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
继续前行,你步入一家咖啡馆,通过眼镜,菜单不再局限于纸面,而是以立体悬浮的姿态展现在空中,你选择了一杯拿铁,并通过眼镜内置的便捷支付功能轻轻松松完成交易,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流畅无阻,无需触碰任何实物。
当下全球科技界竞相追逐的AR(增强现实)眼镜,正一步步将这份未来蓝图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未来两年,AI是一次不亚于工业革命级别的机会,而AR可能是AI最好的载体之一。”日前,国内AR眼镜独角兽企业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在公开场合给出这样的论断。
XREAL(原Nreal)是国内较早开始研究AR眼镜的智能硬件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成立于2017年,总部在北京,已相继推出包括消费级AR眼镜XREAL Light及其开发者版本、第二代产品XREAL Air,硬件配件XREAL Beam投屏盒子与空间计算终端XREAL Beam Pro,以及最新发售的XREAL One。
通过屏幕把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展开互动的AR试验,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的航空航天应用。直到2012年,谷歌在当年的Google I/O大会上发布了初代Google Glass,揭开了VR(虚拟现实)/AR发展的序幕。虽未完全实现其最初的宏伟愿景,却成功点燃了全球对AR技术的热情。
而今,借助AI技术的东风,AR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蒸蒸日上。依据市场研究机构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2024年至2031年间,全球AR/VR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1.7%。市场价值从2024年的237.3亿美元到2031年的2148.2亿美元,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AR市场的巨大潜力。
2024已接近尾声,这一年,在这场AR技术的盛宴中,从互联网巨头到消费电子企业,再到智能硬件创新企业,纷纷摩拳擦掌,推出各自的AR眼镜产品,竞逐这片新兴市场的制高点。这一景象,无疑是对当前AR眼镜市场火热氛围的最生动诠释。
不过,在这股汹涌澎湃的AR浪潮之中,一个核心挑战悄然浮现:在当前阶段,要让我们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投入数千元购买一款内容生态尚待完善的AR产品,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人们不禁要问,AR眼镜何时才能迎来属于它的“iPhone时刻”,在消费市场上掀起一场真正的风暴?
12月10日,XREAL正式发售新新一代消费级AR眼镜——XREAL One,定价3299元。截至12月12日晚间,这款产品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已售出逾千单。对于这款首次融入自研X1空间计算芯片的创新产品,徐驰给予了乐观的销售预期:“XREAL One因为芯片打磨周期有点长,发布晚了点,但这样会比明年(销量)增长更多一些,明年对我们来说至少翻一倍,如果运气再好一点,可能达到今年的三倍的目标。保守预计这一单品销量至少会突破60万台。”
时间往前推一个月,11月18日,同为“AR四小龙”的灵伴科技(Rokid)推出了一款与BOLON眼镜联名的新一代AI+AR眼镜——Rokid Glasses。作为一款可拍照、可通话、可翻译的AR眼镜,AI功能是该款新品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整合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多模态大模型,这款眼镜能够轻轻松松完成物体识别、文字翻译乃至数学题解答等多种复杂任务,售价定为2499元,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开售。
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Rokid成立于2014年,投资人包括IDG资本、华登国际、淡马锡等,最初以做语音助手和智能音箱起家,自2018年开始涉足AR领域,相继推出Rokid Air、Rokid Station等AR相关这类的产品。与市面上常见的分体式AR眼镜不同,Rokid最新版产品形态与普通眼镜相似,可通过摄像头支持高清拍照和视频录制功能。此前不久,其创始人祝铭明公开表示,未来有两件事情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一个是AI,一个是AR,而且它们最终会变成一件事情,“我们大家都认为AR才是AI的最佳载体”。
加速推新的不止XREAL和Rokid。10月底,AR厂商影目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实现1080P分辨率的一体式AR眼镜INMO AIR3,以及全行业首款同传翻译眼镜INMO GO2。按照影目科技的规划,计划两年内以INMO AIR系列取代平板电脑,五年内全面颠覆智能手机。
与此同时,10月下旬,脱胎于TCL创新实验室的雷鸟创新亦同时发布了两款AR眼镜:售价1699元的雷鸟Air 3,以及1399元的雷鸟Air 2三周年冠军版。在雷鸟创新CEO李宏伟看来,AR已过泡沫期,正处在跨越鸿沟的关键期,即将进入到大众市场并迎来爆发,“AI+AR是一个新的通用计算平台,将开创下一个‘iPhone时刻’”。
事实上,早在AI技术风靡之前,眼镜作为AR/VR技术的核心载体已发展多年。若以2012年谷歌发布Google Glass为起点,AR眼镜的发展历史已超十年。然而,大众对AR眼镜认知的线月,科技巨头Meta携手百年眼镜品牌雷朋推出了搭载高通骁龙AR1 Gen 1芯片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下称“Meta眼镜”),据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5月,Meta眼镜全球销量已突破百万大关。
这样的爆款效应让很多人意识到,AR作为一种将数字内容叠加在现实世界中的技术,有望成为AI落地的最佳载体。因此,融合了AI功能的AR眼镜骤然变得炙手可热。今年4月,Meta携手雷朋推出了升级版第二代智能眼镜Ray-Ban Meta,新增的AI功能依托内置的大模型,能够轻轻松松实现智能对话等多样化交互体验。紧随其后,华为、百度、小米等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或上市了各自的AI眼镜产品。9月下旬,Snap和Meta先后发布最新款AR眼镜,更是将AR市场带入新的周期。在今年Meta Connect大会后,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透露,Meta已花50亿美元开发AR眼镜,并坚信其终将取代智能手机。
三星也即将投身这场激烈的角逐。市场消息称,三星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其首款AR眼镜,与Meta眼镜相同,将搭载高通专为AR开发的骁龙AR1芯片,同时支持谷歌开发的Gemini人工智能大模型,计划首批生产50万台。
今年8月,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相关报告中给出积极预测,“得益于AR设备品牌厂商积极的产品布局,以及AI技术与应用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550万台,2023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7%”。
聚焦至中国市场,9月另一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IDC在《AR/VR头显市场季度跟踪报告》中给出了详尽的分析。报告说明,2024年上半年,尽管中国AR/VR头显市场总出货量略减至23.3万台,同比下滑29.1%,但市场内部的活力与创新依旧显著,尤其在AR与ER(沉浸式增强现实)领域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具体而言,AR设备出货量达到2万台,实现了令人瞩目的101.7%同比增长;ER设备同样表现不俗,出货量攀升至10.2万台,同比增长75.4%。相比之下,MR(混合现实)与VR设备则遭遇了市场挑战,出货量分别下滑49.3%和65.5%。
市场对AR领域的热烈追捧正吸引着大批投资者的涌入。根据IT桔子数据,截至9月10日,2024年国内AR/VR产业在一级市场发生了21起投融资事件,累计投资金额预计高达23亿元,较去年同期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天眼查显示,今年1月,XREAL宣布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成立于2022年的AR眼镜制造商“多屏未来”也在今年8月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Rokid则在2024年的1月和9月接连获得了接近5亿元和1亿元的融资。此外,雷鸟创新在短短半年内更是完成了三轮总计数亿元的融资。
尽管当下新品与融资并行,AR眼镜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不可忽视的现实情况是,虽然技术慢慢的提升,产品日益丰富,但消费者对于AR眼镜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消费习惯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作为一位数码产品爱好者,薛晨程(化名)对于新兴技术总是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今年11月,当AR眼镜市场再次迎来一波新品发布潮时,他毫不犹豫地先后在线上下单了两款来自不一样的品牌的AR眼镜,希望可以亲身体验前沿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两款眼镜最终都未能满足他的期望,均以退货告终。
薛晨程表示,价格并非是他退货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随市场竞争的加剧,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开始涉足AR眼镜领域,相较于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智能手机产品,AR眼镜的价格门槛已经大幅度的降低,更加亲民。然而,真正让他感到失望的是,尽管价格不再高不可攀,但AR眼镜的应用场景却仍然相对有限。
“我尝试过用它们来看视频、玩游戏,甚至尝试了一些所谓的AR应用,但感觉都比较鸡肋。”薛晨程坦言,“目前市面上的AR眼镜大多还处于功能探索阶段,真正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愿意经常使用的应用场景并不多。”
“AR眼镜想要走到‘iPhone时刻’,一定要在硬件层面先行突破,才有机会吸引到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进行killer app的打造。当前还处在上半场,下半场还没有开始。在上半场,当现有AI眼镜或者AR眼镜方案不足以带来更好体验时,就需要行业的参与者自主创新。”徐驰进一步强调,在这场AR眼镜行业的上半场竞赛中,真正的较量核心聚焦于研发实力与技术创新的深度比拼,而非浅层次的市场营销策略。
从当下各品牌发布的AR眼镜来看,企业正在围绕产品力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下功夫。XREAL在今年1月完成最新一轮战略融资时宣布,所获资金将大多数都用在研发和扩建光学引擎生产基地。而在此前的一轮融资后,部分资金被用于自主研发芯片。
同样地,雷鸟科技在今年9月宣布完成B+和B++轮融资时指出,此次融资的主要用途为AI+AR研发技术及AR产研制造基地的扩建,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消费级AR眼镜市场的领导地位,并加速产品的普及和技术革新。
祝铭明此前也曾公开表示,现在,竞争不是主旋律,教育市场才是主旋律。“有大公司进来,或者更多的人进来绝对是好事,如果还是自己一个小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在教育市场,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那对于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来讲,就是如何保证在未来的竞争中你的产品、技术和用户价值仍然是走在前面的,这才是我们更多要思考的问题”。
当下,业内一致认为,内容和生态系统建设仍是制约AR眼镜行业发展的主要的因素。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AR眼镜将逐步进入大众市场,尽管全面普及还需更长时间的积累,但一旦这一进程启动,其发展速度将会非常迅速。
中银国际也在其相关研报中给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测,AR眼镜的量产难题和客户的真实需求不足问题正在慢慢地得到解决,预计未来AR眼镜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台级别,并成长为下一代计算终端。研报中将Meta预计于2025年推出的首代AR眼镜类比为智能手机时代的初代iPhone。而到2027年,苹果首款AR眼镜可能会像当年的iPhone 4一样,推动整个产业进入快速地发展的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R眼镜赛道参与者的持续不断的增加,一些厂商正通过持续降低产品价格来争取市场占有率。例如,雷鸟创新之前推出的Air 2s AR眼镜,以2698元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注意;而到了今年10月底,其最新款AR眼镜Air 3的价格已下调至1699元。同样地,Rokid于一个多月前推出的Rokid Glasses定价为2499元,相较于其上一代产品Rokid Max的初始定价2999元有所下降。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538-5075776
hth华体汇 Copyright© 2008-2019 备案号:鲁ICP备19004525号